中职文化课教学容易犯错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 研究_很好的技校

来源:未知    作者:rituijian.cn    人气:    发布时间:暂无    

20世纪60、70年代,为应对美国教学质量滑坡,“差生”频出的问题,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为掌握而教”,学生要“为掌握而学”。借鉴该理论,对于发现当前中职文化课教学中存在的容易犯错的误区,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中职文化课教学的容易犯错的误区

借鉴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对照当前我国中职文化课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存在如下几点容易犯错的误区。

1.教学预设:刻板印象,存在“差生”偏见

按照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教师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有可能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文化课知识。对比之下,当前很多中职文化课教师的教学预设是中职生是“差生”,不可教也教不好。究其原因,一方面,社会对中职生的偏见根深蒂固,认为中职生学习能力欠缺,经中考筛选被迫流入职业学校。另一方面,客观现实是大部分中职生入学成绩较差,基础较薄。

已有研究人员针对中职新生入学文化课水平进行调查发现,中职新生入学的文化课水平普遍很低,其中英语学习成绩低,数学成绩次之,语文成绩稍高。此外,入学新生的文化课离散程度极高。60%以上的新生的英语、数学没有达到初二及格水平,还有不少没达到小学四年级水平;同时,有9.62%的学生达到了初二英语优秀水平;有20.92%的学生达到了数学优秀水平(85分以上)。中职生的文化课水平普遍较低是事实,这由入学的筛选指标和考核评价体系先天决定,但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意识、能充分发挥能动性的活动,在尚未教之前就形成不可教的刻板印象,实在值得反思。此外,与普通高中文化课相比,中职文化课教材的难度和考试难度均有降低,中职生掌握文化课的可能性大大增强。如若在教学前就形成不可教的偏见,那么“教师期待效应”则永远不会发生。

2.教学方向目的:认知方向目的凸显,情感方向目的淡化

提及布卢姆的方向目的分类学,我们需要审慎对待。一方面,需要看到“用外显行为来陈述方向目的”和“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构成”这种单纯的行为主义分析的局限;另一方面,要重视其“认知与情感方向目的不可分割”的主张。职业教育的育人方向目的绝不应仅仅体现在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应该综合提升学生的素养,包括思维、情感等。由此可见,当前的教学方向目的在贯彻执行过程中偏离了职业教育育人的初衷。究其原因,首先,情感方向目的的功效性不显著。尤其是在升学热的背景下,考生唯有通过文化课考试才可能升学到高职或本科,在考试棒的指挥下,认知方向目的的作用无疑更为凸显。其次,情感方向目的的评定准则标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文化课教师很难区分学生外显的情感到底是为了“迎合”教师,还是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意。相比之下,认知方向目的可以通过测验分数等较为客观的方式评定,操作流程也更为简易可行。后,情感方向目的的实现周期较长。文化课教师能通过较短时长的教学使学生快速掌握某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但却无法通过短暂的教学迅速架构学生的学科兴趣、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后者的形成需要依靠教师长期的教学浸染、熏陶以及学生的自我领悟。相比之下,立竿见影的认知方向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更受教师青睐。

3.教学过程:忽略学生准备状态,加大差距

布卢姆将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视为学习的前提,而当前中职文化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二者的关注都不足,具体详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忽略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即在教学前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情况缺少细致了解。然而已有调查显示,中职生对不同文化课的知识积累是存在区别不一样的。相对而言,中职生在英语和数学两门科目上积累的知识低于语文学科,此外,即便是针对同一门文化课的学习,不同学生的原有知识积累也大相径庭。因此,忽略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就有可能加大学生掌握知识的差距,进而降低学生掌握学习的可能性。

其次,忽略学生的情感准备状态。所谓情感准备状态,即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态度,以及自己对学好该门学科的综合判断等,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后续学习的努力程度和克服学习中遇到困难的程度。在各门文化课的学习中,中职生对于数学和英语的学习兴趣明显低于语文,不同学生对同一门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也有较大区别不一样。然而,部分文化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忽略学生对本门学科的情感准备状态,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部分文化课教师会对学科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冷嘲热讽和打击,类似的行为和态度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继而失去学习该门学科的兴趣。

后,对认知和情感准备状态的提升,没有落实到每个具体详细的学习任务中。部分文化课教师虽然在理念上能够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加以关注,但是迫于教学进度的压力、个人精力有限等因素,无法在每个具体详细的教学任务中贯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就存在一个潜在的风险,因为大部分学习任务都是建立在前有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之上,只要有一项学习任务中遇到

的知识难点没有解决,越往后学习难度越大,耗费的时间越多,终导致学生间的成绩区别不一样很大,很难保障学生都达到掌握水平。同样,在前一项学习任务中的情感体验会影响到后一个学习任务的情感准备状态,其中任一环节受挫、打击体验都会影响中职生的学习动机。

4.教学质量:教学艺术缺失,师生负荷过大

在教学体系中,布卢姆除了强调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以外,另外重视的一个自变量就是教学质量,即该如何怎么使教学更适合学生。值得注意的是,他对教学质量关注的前提假设是教师、班级、学校等外在条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大。因为教学理论探讨的重点主要是教学而非教师,是课堂学习环境而非班级和学校,前两者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布卢姆的这一假设论断的科学性虽有待考证,但是他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即相对于外在的硬件设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重视改进教学办法或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布卢姆提出的“反馈—纠正”系统相比,当下很多中职文化课教师还是更习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灌输式教学,教学艺术缺乏,比如,不会通过提供线索启发诱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学习,仍然是教师一言堂;只与少部分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大部分学生被忽略,无法深入参与融入课堂;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觉察,并给予有效的反馈指导;对正确的学习办法或方法、学习习惯也缺少强化鼓励等。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中职文化课教师自身对学科的认同感低,没有积极主动研究教学法;另一方面,中职生的文化课知识储备区别不一样较大、大班额教学等客观因素也会导致教师无暇进行因材施教。

此外,从影响学生掌握学习的因素来看,一方面,布卢姆强调要保障学生用于有效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教学的艺术在于使学生花较少的时间掌握学习内容,这两者并不是矛盾冲突的,二者之间的桥梁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反思当前中职文化课的教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压力大,大多数一般身兼多个班级的文化课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为追赶教学进度,单节课讲解的教学内容(尤其数学、英语)超过学生能承受的范围,课堂教学质量无法保障,只能通过布置较多的课后作业倒逼学生自我学习和查漏补缺,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巨大。师生负荷过大,这又会进一步导致中专有哪些专业教师无暇钻研教学法,学生疲于应付作业,如此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大了掌握学习的难度。

5.教学评价:偏终结性评价,忽略教学方向目的

重审布卢姆的评价理论,可以发现当前中职文化课的教学评价存在三个容易犯错的误区。其一,相比于形成性评价,更注重终结性评价。典型表现是,教师对于学生期末考或者升学考试成绩的关注远超过对学生在每一个任务阶段里的学习掌握情况的关注,唯分数唯排名的情况非常普遍。长期采用终结性评价,把考石家庄技校排名试测验成绩作为排名的依据而非教学诊断的工具,会导致两极分化严重,绝大部分学生自我效能感低下。此外,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还会导致分优秀师资不愿带文化课薄弱的班级,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不愿耗费精力探索适合中职生的教学办法或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钻研。

其二,形成性评价浮于表面,并未充分发挥其功效。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但对其存在诸多误解。例如,将形成性评价等同于表扬或将学生平时作业成绩记录下来,并按较高比例折合计入终分数等,而忽略了形成性评价的本质在于通过分析学生平时作业和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既定方向目的的差距,在此基础上调节教学改进学生的学习。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缺乏与教学评价相关的知识和培训学习。对形成性评价的误解会导致教师虽然测验学生,但却未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详细的诊断建议,学生无从改进提高;教师也不会从测验结果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办法或方法,教学质量提升缓慢。

其三,评价忽略教学方向目的。具体详细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教学方向目的中提及的情感方向目的和技能方向目的,例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关注较少。究其原因,认知方向目的易于测验评价且利于升学,而后两个教学方向目的则因其抽象难以直观评价而被较少提及。评价与方向目的分离必然导致方向目的形同虚设,长此以往使得学生成为升学考试的机器。

6.教学保障:大班化教学,无法因材施教

布卢姆清晰地意识到班级授课制下,通过“个别教学”来让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行不通,因此,他试图从内部构建一套无差别的教学体系来规避大班额的问题,但事实上大班额的教学局限根本无法避免。有限的师资面对大班额的学生,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学显然不切合实际。此外,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很有可能导致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会拖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后腿”。大班化教学不仅是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实施的阻碍,也是当前中职教学改革难以深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为23 666 465人,班级数总计450 566个,平均每个班大约53名学生,中职学校班额因不同课程专业有所不同,但与普通高中班额大体相当。除了班额较大以外,大部分中职文化课教师会一人身兼多个班级的文化课教学,生师比较大。在2017年全国各阶段教育生师比统计中,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师比高,近20∶1,其次是高职(专科)学校生师比,达到17.74,本科院校生师比17.42,小学生师比16.98,普通高中生师比13.39,初中生师比12.52。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大班额教学的情况实属严峻。在此教学条件下,中职学校生源总体还呈现“低水平、高分化”的状态,班级规模太大,教师维持课堂秩序都成问题,更无暇顾及教学方向目的的完成,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普遍低下。

二、中职文化课教学的改进策略

为走出中职文化课教学的容易犯错的误区,可以借鉴吸收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从教学预设、教学方向目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教学保障等层面做出改进。

1.教学预设:公平培养,取消偏见

布卢姆的理念与当今倡导的教育公平相契合。教师要树立起教育公平意识,需要关注到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所谓起点公平,主要关注两点,一是就中职学生内部相比而言,绝大多数学生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教师在后期的教学中应尽量兼顾培养,不可厚此薄彼;二是与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而言,中职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较为薄弱,但并不意味着中职生就“低人一等”。与其抱怨“中职生文化课肯定学不好”,教师更应该转变思维,努力探索该如何怎么发掘学生的潜在优势,用中职生能够欣然接受的方式去进行文化课教学。要做到过程公平,就要让文化课教学面向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教学资源。所谓结果公平,就是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学结束后都能掌握基础的文化课知识。布卢姆用他的“反馈—纠正”教学实践亲自验证了“80%的学生达到常规教学情境中20%的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准”,因此,教师有理由给予“后进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极促进“后进生”的学习转化。

2.教学方向目的:兼顾评价,分类设计

布卢姆的方向目的分类学至少可以给中职文化课教师在制定教学方向目的时提供两点启示。一方面,教学方向目的制定的同时需考虑评价方式,切勿制定空洞的教学方向目的;另一方面,需要尽可能地细化和明确方向目的,这里可以借鉴布卢姆的“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维方向目的分类思路。

对于中职文化课而言,虽然动作技能较少提及,但类似于学习能力的软技能还是可以通过文化课的教学来培养。就广义的解释而言,学习能力包括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会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在认识能力中,用人单位重视理解力、观察力、注意力;表达能力中,口语表达能力受重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次之;社会能力中受关注的是合作能力和自控力。因此,考虑到中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一线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学生的后期发展晋升,各类软技能也应当被列入到中职文化课的教学方向目的中。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认知方向目的和情感方向目的是互相交织的,这就意味着在方向目的制定之初就不应该把二者独立分开;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更不该出现重视“认知方向目的”,忽略“情感方向目的”的现象,尤其警惕情感方向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的“销蚀”。

3.教学过程:双管齐下,缩小差距

布卢姆强调由认知准备状态、情感准备状态和教学质量构成的教学体系是缩小学生掌握学习差距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尤其注意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即时关注学生对文化课的认知和情感准备状态,并在每个具体详细的教学任务中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步缩小学生差距。具体详细来说,考虑到不同学生对同一门学科的认知准备状态不相同,因此,在教学前就要充分备好学生的课,了解学情,为教学方向目的的制定和教学方式的选择打好基础。在教学期间,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动态了解,给予学生及时反馈和纠正的机会,确保学生牢牢把握每个教学任务的基础知识。此外,还要注意到学习动机在维持学生后续学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导入、教学期间、课后任务作业中,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期间,通过言语点评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时常鼓励学生有能力掌握文化课知识,大程度地发挥“教师期望效应”。

另一方面,关注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即便是学习同一门文化课,也会存在学习进度快与慢的现象。“掌握学习理论”被批判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为了让绝计算机专业中专学校排名大多数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会对“学习进度慢”的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会占据部分学习能力强、“学习进度快”的学生的教学资源。想要兼顾对这二者的培养,教师须做到“眼里有学生”,利用课上课下时间,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学习进度慢”的学生及时进行教学补偿,对少部分“学习进度快”,有其他学习需求的学生进行教学提升,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提高效率

该如何怎么提升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布卢姆提出的“反馈—纠正”系统值得学习借鉴,他要求教师实时提升教学艺术,可以从如下多少个角度进行改进。从对教学设备的关注转移到对学生的关注和课堂学习氛围的创建;从用单一的言语进行知识灌输转移到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线索刺激学生独立探索;
在选择学校前,父母一定要综合考量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孩子毕业后的发展情况,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尤其在孩子成绩不佳的情况下,家长与其守着“不惜一切代价要上高中”的信条,不妨向老师寻求帮助,为孩子选择一条真正适合他发展的路。
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得到了国家决策部门在政策、财政上予以的大力支持,现在社会上需要大量的有技能的劳动者。
从与个别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转移到采取各种策略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包括外显活动或者内隐的学习思考);从忽视鼓励强化转移到在不同阶段综合采用微笑、赞许等不同类型的强化物,同时鼓励同伴强化和自我内在强化;从盲目布置过多作业和测验转移到有意识地把阶段作业和测验作为诊断学生学习水平的工具。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在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下,“掌握学习”这一方向目的的达成对师生带来的巨大压力。大部分中职生学习文化课不占优势,为了保障绝大部分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化课知识,教师势必付诸更多的教学时间,这是超额工作量带来的必然结果。但是盲目延长教学时段只会加深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同时也会增加“后进生”的学业倦怠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钻研教学法和学生的学习法,提高课堂内外时间的利用率和教学效率,使得师生双方分别减少教学和学习的压力。

5.教学评价:优化评价,契合方向目的

借鉴布卢姆的教学评价理论,当下中职文化课的教学评价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进行改良。其一,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合理使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类评价方式。

例如,在新学期伊始或者学习课程教学开始前,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准备状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实时诊断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不断改进教学水平;在学期中或学期末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着重总体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其二,加强形成性评价的使用,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整改功效。三类评价方式中,诊断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使用的次数相对较少,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教师需加强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学习,正确保定中专技校分数线认识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和操作方法技巧,切勿把测验结果当作对学生排等级的依据,而要当作了解学生掌握学习进度的工具,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提供具体详细的学习建议。与此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不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

其三,教学评价紧紧围绕教学方向目的展开。除了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对其情感态度、意识、学习习惯、学习办法或方法进行诊断性评价,并且有意识地加以指导改进。

6.教学保障:小班教学,因材施教

为了充分发挥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成效,需尽可能地减小班级规模,进行小班化教学,这是所有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的前提。开展小班化教学,第一需要改变传统规模导向的办学理念。盲

目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学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招生规模,却忽略了控制班级学生人数,本质上并不利于提高教学成效。班额越小,教师分摊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学生的学习压力会减轻,教师的工作热情会提高。第二,加大师资培训学习力度,提升普通文化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中职文化课到底该如何怎么教?这个问题归根到底要一线文化课教师去践行和摸索,后教的成效该如何怎么与教师的水平密切相关。此外,小班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是与大班额教学有出入的,早已适应大班化教学的教师短时间内还很难适应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因此,专家还需对原来从事大班额教学的教师加强培训学习和指导。第三,营造具有小而精的教学空间。每一间用于小班化教学的教室,其内在的环境布置,包括桌椅摆放、墙面绘制、匹配的教学仪器设备都应量身定制,彰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当然,小班化教学的长久实施必然会对资金投入、师资建设具有很高的要求,这与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还有较远的距离。联系实际,小班化教学目前可暂时做试点办学,但是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方向趋势,小班化教学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作者 | 汤 杰,等

本文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如需在此信息添加联系方式,扫码支付10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rituijian.cn

频道精选

首页 | 职校分类 | 职校专业 | 职校资讯 | 职校问答

Copyright © 2002-2020 职校问答| 版权所有